山水画的发展与辨析
杨云鹤
纵观山水画的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它的一些现象。从它的起源到现在,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充满智慧的画家在探索,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华却是一条脉络,这条主线绵延千年不衰。其间有很多客观的因素曾经想摧毁它改变它,却最终它还是屹立不倒并越发地壮大。那些想改变它的人却烟消云散。我想所以会这样,主要因为中国山水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中国人的哲学理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种种社会意识和智慧在绘画中的体现。
中国画远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就由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揭示了中国画的绘画要义。谢赫提出的“六法论”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纲要。中国画就一直沿着这条脉络发展,成熟壮大至今。
如果区分山水画和风景画的方法,我可以理解为,从画的表现方式上看,山水画的绘画方式是独有的散点透视,能产生大的场景。千里江山可以收罗在一幅之中,山前山后可以叠加在一幅之上,能将所要表达的物象进行全方位宏观的表述。
山水画起源于晋,源于魏晋文人隐逸山林的思想。当时魏晋玄学浸润士人之心,借观山水而体玄悟道,并藉山水表现自我。它的成长路程由刚开始的思想萌芽到技法完备,凝结了很多人的探索成果。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在技法与物质能得到满足之后,便是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在这之前,儒、释、道的哲学理念便是山水画的基因,一旦它开始茁壮成长并到形体完备之时,它与生俱来的性格便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诗者心声,画者心画,诗画同体。山水画从盛唐的吴道子、李昭道、王维,至五代宋初的荆浩、关仝、李成、范宽、董源、巨然,方渐入心手相应的佳境。复经北宋苏轼、米芾倡导文人画,至元代黄公望、倪瓒才出神入化,达到抒情写意山水的最高境界。唐宋以后的善诗工画的名流贤士,还原推进了山水画的本质。明代的沈周、文徵明、董其昌提倡在具备高超的笔墨技巧的同时,融诗情诗境入画,使画面呈现山水诗的意境美。董其昌所说的南宗我理解为是画面传达出的画家的创作状态和意图,是以笔墨表达心性、格调。创作时追求的是不露痕迹,去除笔墨所传达出的躁性。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影响到今天,并很大程度确定了山水画的发展方向。后来的清六家和四僧以及金陵八家中的龚贤都是直接受益于董其昌,再后来的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承接了衣钵。
“道代代传,法代代破”。庄子在《逍遥游》中说鲲鹏与蜩、斥鷃“此乃大小之辩也”。其中的“辩”字,在这里不是争辩的辩,是作为辨别的辨来解释的,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我与大我”的区别。在20世纪,是中国山水画反复辩证最为激烈的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争论几乎可以用拼杀的战场来形容。从“中国画落后”、“中国画不能为抗战服务”、“中国画不科学”、“山水画不能反映现实”、“中国画是封建主义”、“中国画不能走向世界”等等说法,加以仔细分析,便知道是肤浅的、表面的,就像小鸟根本不知道鸿鹄高飞的意义。直到最后才共同认识到中国画的真正意义是作品背后的人以及人的精神境界。中国画产生了无数的画家,有非常多的画家都取得了探索性的发现,别开生面。然而真正能让后人公认者寥寥无几,正如星河灿烂,可最亮的却只有几颗。
中国画无论派系争鸣,还是技法演变,都是在“道”的标准下,在法的范畴里求变。历史上山水画家的成功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循序渐进,对古今各家各派以至自然的广泛学习与吸收,不断融合借鉴,为我所用,在相当漫长的道路上寻求自我的升华。这样的人如李成、黄公望、王蒙、沈周、石涛、王翚、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等。另一种是寻求创造突破,选择某个未被表现的对象或一种方式技法,由此生发,苦心经营,自我完善,如大小米、马远、倪瓒、徐渭、龚贤、扬州八怪、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等。无论这两种道路有多么不同,但最终的目标是表现自我的审美意趣和精神修养。只要立足艺术的本真,掌握了艺术的方向,便可披荆斩棘,开山架桥。艺术最怕的是舍本逐末,盲目追求样式的新颖、技法的独特,致使作品产生矫饰之感。
文化是时代文明的体现,笔墨是画家情感与绘画技巧的综合展示。在全球化的今日世界,由于每个人的社会背景不同,生活状态不同,反映出来的艺术也多样化。多元化是现代自然形态的必然现象,但能反映时代特点的艺术是大艺术,这需要顺应自然法则。南宋四家代表着当时偏安一隅的状态;清四家的绘画在今天看来,他们追求的境界是那个时代封闭的特点;元四家代表着元朝时期的整体社会特征等等。清代出现不了北宋绘画的面貌,明朝不愿延续元代的萧索。没有必要逆时代大潮去折腾。清朝也有人试图去追唐模汉,然而最终只留下了四王吴恽为时代的代表。赵孟頫、董其昌、石涛洞悉时代精神的转变,都直接影响下个时代的整体画风。顺应时代的发展是自然规律,违背时代特征的艺术仅仅是一种尝试,真正的时代强音是与时代同步的。
山水画在一千多年来是稳步发展的,虽然每个时代的作品特征不同,但是它们的精神追求却是异曲同工、一脉相承。一千多年来没有人能改变它发展的轨迹。特别在近一百年的发展当中,中国山水画家在对传统价值的动摇,或破灭,或冲击,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人们意识到当年片面的否定是粗暴和可笑的。那么有理由相信它在未来的时间里还是会沿着这条脉络发展下去的。
沿着最高的山脉前行,虽然路上会遇到荒山险境、荆棘榛莽、虫豸虎豹、激流急湍,苦雨凄风会时时地侵袭心灵,但只要屏息静气,立定精神,神驰八极,心游万仞,便能领略到先行智者们跋涉的艰辛,求索中的惊险,便能感悟到艺术的真谛。
现在的中国不是闭关锁国的年代,也不是崇洋蔑祖的时期,而是改革开放的盛世。能称得上盛世的大艺术家者,必须是集大成者。当今的艺术应该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和谐美景。这个时代的艺术应该立足于中国传统,抓住艺术的本真,理智审视多元文化,关注生活,反映自我,具有艺术个性的朝气蓬勃、感情丰富的完美画面。
2004年10月于北京
|